
课程内容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家长理论课 |
重点为家长讲解二三五七原则等基础的自闭症理论知识,教授不同教学策略,帮助家长学习居家康复方法。 |
家长示范课(实操) |
以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能力,用教师示范-家长实操-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实操教学,进而提升儿童与引导者之间的互动及信任关系,调控儿童情绪,建立基础常规及技能。 |
综合认知课 |
围绕每周主题与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建立儿童的集体意识、常规遵守、认知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儿童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
社交游戏课 |
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增强儿童的情绪调控和自我管理等能力,提升其心智解读及游戏技能,加强儿童之间的合作意识、社交互动及社交分享能力,理解并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规则和社交礼仪。 |
感觉统合课 |
依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针对性活动,促进其感知动作经验的发展,提升感觉辨识和姿势维持能力,构筑其动作计划与组织能力,补足其执行功能的缺失。 |
生活自理课 |
通过主题教学,帮助儿童建立集体进食的常规,并增强餐具使用、整理及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 |
精细手工课 |
每周主题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教学活动精细化,促进儿童的双手运用、手眼协调、学习用品操作及执笔写画技能。 |
音像课 |
通过不同的音频视频教学,安抚儿童情绪,增强其模仿能力、认知能力及专注力。 |
个别操作课 |
运用结构化教学策略,根据儿童的个别化需求,构建有针对性的个人工作系统,提升儿童独立工作的能力。 |
语言沟通课 |
通过趣味性的主题教学,提升儿童在集体教学中的注意力、自发学习等能力,有效提升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的功能性运用能力。 |
个训课 |
依据评估结果,结合儿童近侧发展区,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精准提升儿童的个人技能。 |
绘本课 |
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绘本为载体,提升儿童的社会性观察能力和聆听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参与的意愿。 |
社会实践课 |
带领儿童实地练习,将所学技能运用于社会生活中,真实体验各种日常活动,如:理发、超市采购、快餐店进餐、乘坐公交车等。 |
DIY小课堂 |
通过有针对性、趣味性的美术和手工活动,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
学前预备/小肌肉 (分初、中、高级) |
通过训练儿童的精细手部操作,加强他们的手指灵活度,提升上肢协调、双手配合、手眼协调、空间感知等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使用日常用品的方法。 |
言语语言课 (分初、中、高级) |
通过对儿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法、语义、发音、语用及语音器官功能的科学系统评估,从基础社交沟通能力、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游戏技能四个层面,制定个性化的言语语言治疗方案。教师根据儿童的不同兴趣点,通过情景教学的形式,全面提升儿童的整体语言能力,拓展沟通动机的多样化,有效促进自发语言。 |
社交沟通课 (分初、中、高级) |
制定适合儿童社交技能发展的目标,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儿童的动态社交技巧及行为管理能力,改善因心智解读、执行功能、中央聚合等能力缺损而产生的社交困难,帮助儿童更好的了解社交伙伴的情绪和感受,依据社交情境的变化调整社交技巧,促进儿童更好地建立友谊及维系同伴关系。 |
听觉统合训练 |
听统训练是一种音乐刺激,通过仪器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功能的偏差,并刺激脑部活动。该训练有助于情感的控制、言语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动规划能力的发展,提高社交能力,帮助自闭儿更好的学习与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