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 “你”很重要|内附福利哦!
随着孤独症孩子不断长大,您是否面临这些问题——
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程度的孤独症孩子,怎样灵活调整以提高康复成效?
虽然给孩子报了很多课程,但是为什么居家干预的时候还是一片茫然,无从下手?
孩子终于到了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可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过渡,顺利就读?
8月6日,香港安安家长沙龙活动在济南安安百花公园校区举行,刘美主任做了以《帮助孤独症孩子回归主流,家长这样做》为主题的公益分享,从针对性康复教育方法、居家干预的实用策略及香港安安融合教育项目经验介绍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孤独症儿童在机构干预的过程中,整体能力在持续提升,作为孩子“脚手架”的家长,也需要了解和学习与孩子当下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协助技巧。那么,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如何厘清家居干预目标的主次呢?刘美老师建议:
针对无口语、无动机、无技巧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介入为主,增加互联注意及自我调节,同时增加游戏技巧,促进有效沟通,发展固定玩伴。
针对无口语、有动机、技巧低的孩子:应该帮助其建立有效沟通,提升游戏技巧,丰富与人互动经验,提升社交沟通的成就。
针对有口语、动机低、技巧弱的孩子:应该增加游戏介入,互联注意及自我调节,丰富游玩技巧,促进沟通技能,提升伙伴关系。
针对有口语、有动机、技巧弱的孩子:维系亲密关系与动机,增加游戏技巧,提升社交沟通的技能,发展固定的玩伴,维持伙伴关系。
而科学研究也表明,家长学习科学的康复知识、主动介入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干预,能显著提升孩子的康复效果,也能让干预产生更加长远和持续的影响。那么,在居家干预中有哪些实用策略呢?刘美老师认为:视觉策略、常规建立、情绪调控,以及理解沟通的本质很重要。
此外,刘美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了孩子在不同学龄段的总体发展目标,从而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
幼儿园阶段——
a.集体环境中的生活常规
在自理能力上需掌握一些基本生活规律和生活方式;
能够模仿小朋友的行为。
b.语言沟通
进入集体生活,要具备功能性的交流能力,不能只通过问题行为达到目的;
能将家庭中掌握的沟通技能应用于家人以外的其他成人及孩子;
具有一些语言的发起或应答能力,用于与同龄孩子的互动。
c.游戏技巧
能够平行游戏或互动游戏;能够共享玩具或者轮流玩。
d.基础学业
使用物品名称及颜色名称,掌握一些形容词和动词;
能够使用剪刀、胶棒、彩笔、彩纸等学习用品;
能够简单的画画及涂色。
//
小学低年级——
a.集体环境中的生活及学习常规
能够坐在座位上持续一段时间,可以看钟表并做时间管理;
能够记住多个课程场所并能够转场,能有意识的整理自己的着装;
能够观察他人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确认自己安全的同时能独自或跟随集体上下学。
b.语言沟通
能够将已经掌握的沟通技巧应用在与小学老师及同学的交流中;
根据班主任等特定任务给出的语言指令调整自身行为;
学习使用表示“约定”和“拒绝”类的语言;
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并适当的给与回应。
c.学业方面
学习字词、词组和句子并阅读文章,正确而清晰地书写文字;
掌握加法和减法等运算技能,理解作业要求并能完成作业。
d.闲暇时间活动
在休息时间或在学习任务结束的比较早的时候,能在教室内的活动资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玩一段时间;
可以参加一段时间有规则的集体游戏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
小学中高年级——
a.集体环境中的生活及学习常规
能够根据多位老师发出的不同指令和其他示意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不同教室或不同环境中能应用自己掌握的学业技能。
b.语言沟通
能够说笑话,能就对方发言提出自己的感想或疑问,能回答对方的问题从而维持对话。
C.学业能力
书写文字应确保他人可以看得清,诵读时应确保他人能够听清。
d.闲暇时间活动
增加休闲活动,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看书、拼图等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活动;
理解并参加棋牌类游戏或电子游戏等复杂规则的集体游戏。
“家校共育,‘你’很重要。”只有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的康复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这也是香港安安教育举办本次公益活动的初衷。
孤独症孩子的教育绝非某个人或某些人能够完成的事,也不只是学校和学生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学校、家庭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PS:彩蛋环节来啦!
对于没办法到场学习的家长,
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线上公益课。
本次讲座内容将随后
更新至香港安安千聊直播间中,
大家可以先关注一下哦!
PS:彩蛋二号!
惊喜当然不止一个,
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
香港安安还为大家带来了
线上公益读书会活动。
线上公益读书会
【好书共读 · 九天打卡计划】
打卡时间:8月16日-24日
本期推荐:《特殊教育原理》
主编:邓猛 颜廷睿
完成每日打卡,瓜分奖金‼️
扫码入群报名活动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