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进医生:如何认识阿斯伯格综合征?

转自公众号发育行为儿科专家静进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 AS)曾是孤独症的一个类型,最初由奥地利儿科医生 Hans Asperger1944年报道,后来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本征。

 

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在其诊断标准中取消了AS称谓,并把孤独症谱系障碍分为轻、中、重三个类型,该征大致属于轻度范畴。当然,对DSM-5的此界定,学界仍存在很多争议,希望保留阿斯伯格名称或分类的大有人在。

 

多年来,我一直对AS(阿斯伯格综合征,以下简称“AS”)感兴趣,也长期观察了部分临床案例,总觉得AS在某些特质或本质上与孤独症存在着差别,因此不愿放弃做AS的诊断,对符合标准的孩子或成人仍然做AS的诊断,为此我还研发了一种AS筛查工具,一直用于临床。

 

AS孩子早期很难被发现,或很多被误诊为多动症来治疗,而现实中AS的漏诊率则更高。因为,很多AS孩子自幼语言发育正常,有些甚至较早表现某些特殊的语言天赋,入学前社交困难和行为问题并不凸显。

 

那些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在AS孩子身上较少显现,孩子的母亲通常表述“我这孩子特别好动、话多、注意力不集中、不大服从指令、我行我素、行为幼稚”等等,如果在幼儿园或小学没有遇到太明显的生活和学习方面问题,一般不会来找医生看,门诊诊断中AS男孩比率偏高。

 

AS”问题的凸显时间

 

AS的问题到了小学以后才会凸显出来,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AS儿童一直不善于社交,多动和重复刻板行为或动作偏多,话多(有时喋喋不休),重复提问相同问题,说话显得“学究”味很重,可能较早痴迷于某些符号、图幅、知识(阅读、历史、机械、生物、博物诸如此类不一而终),运动发展不良和动作笨拙,因此讨厌运动和持笔写作业,随着年龄增大这些孩子更容易疲劳和不愿运动,因此可能会发胖。

 

在团体中服从指令和规则差,老师或同学感到AS儿童很不同寻常,显得“另类”或很有个性,也因此会给家庭和团体生活带来麻烦。他们起初会有一定的交友愿望,但与同伴互动缺乏技巧,不善察言观色,不大理解他人的想法或意图,经常用不恰当的动作和行为“招惹”别人,以至于小朋友不愿接触他/她。

 

久而久之会因无法交友而孤立和焦虑,或索性沉迷于个人兴趣当中,有的会出现持续的“选择性缄默”,只与最熟悉的人讲话,而其他场合则闭口不言。交友失败经历会给AS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由此引发很多情绪问题,如焦虑、愤怒、抑郁、强迫等。也因此会产生拒绝社交、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问题,有的会出现长期蜗居在家不出门。

 

在日常行为中,AS孩子很难理解和遵守规则,言行中更多表现“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大懂得害羞,有时滔滔不绝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语言表述经常缺乏逻辑和概括、词不达意、“废话”偏多。反过来,AS孩子又很难理解别人的话题,尤其不懂幽默、讽刺、隐喻、开玩笑、比拟、带有感情的话题内容,因此AS孩子很难在团体中与他人分享快乐。

 

尽管AS儿童智力正常或“超常”,但他们会有持续性社会适应困难,一生都会“磕磕绊绊”,青春期以后合并各种情绪障碍比率很高,有些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后者与其家庭及社会处遇不良有很大关系。他们在升学、恋爱婚姻、职业培训、就业、独立生活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当然,AS中也有成功人士,但不具有普遍性。过分渲染或夸大个别AS的成功案例,甚至称历史上某些伟人或科学家是AS等(有些根本就是臆断),易误导家长或公众,不值得宣传。

 

AS”没办法治疗吗?

 

目前对AS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希望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宽容地接纳这类孩子,即便采取干预介入,也是以改善他们的社交技巧,控制情绪问题,提高运动能力,防治继发性行为问题为目的;如有明显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则适合药物治疗。家长对这些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应提前做准备,发现和发挥其特长。

 

资料表明,AS孩子青春期后容易合并更多的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因此,家长关注和帮助AS孩子平稳渡过青春期就显得特别重要。可浏览和学习相关家庭指导专业网站提供的资讯与视频。

 

静老师说

 

我觉得,与其将AS看成一种病症,不如视其为是一种人格特质,或理解为AS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有所不同,是正常谱系上的一种延续而已。

[ 香港安安总部 山东省残联网站 安安自闭症教育的微博 上海优尼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香港安安国际自闭症教育基金会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 备案序号:鲁ICP备18020221号
投诉及联系电话:0531-8827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