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门今天在省政协协商,给“星星的孩子”多点关爱
自闭症,
又叫孤独症;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还有个美丽的名字,
叫“星星的孩子”
是的,安静是他们的代名词:
他们不聋,却对外界声音充耳不闻;
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
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自闭症儿童有社交沟通障碍,无法适应社会,且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而康复费用昂贵,据调查,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年康复费用不低于四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我省自闭症儿童群体庞大,0-14岁自闭症儿童超过15万人,而定点康复机构却仅97家。随着各地自闭症儿童新闻的曝光,咱省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这一群体,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今年提交的《关于构建我省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体系的建议》就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半年过去了,提案办理进展如何?今天下午,省政协召开“构建我省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体系”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省政协副主席翟鲁宁出席会议。会上,省残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计委等提案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负责同志面对面。
有建议、有措施,还有实打实的政策和银子!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多部分协同合作的教育与康复管理机制,尽快建立包含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在内的残疾儿童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个人档案,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体系,加大对民营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对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的补贴救助;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加强自闭症康复教育教师专业建设,普通师范类高校要增加自闭症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的课程。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志超认为,自闭症康复机构系出多门,多头管理,易造成监管失范缺位;并且很多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专业性不强、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应尽快建立行业协会,及时把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各种先进康复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干预方法、技术人员准入等融汇贯通,形成符合国情和中国孩子特色的科学体系,统一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准入标准、运营规范,对当前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管理和监管,规范自闭症康复教育行业。
省政协委员由仲补充表示,目前国内也没有完整教育体系,各高校包括北师大在内都没有培养专业自闭症教师的能力;而目前各康复机构教师门槛很低,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算好的,其余专业,诸如计算机、法学的,比比皆是。
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孙庆国介绍,今年省财政将安排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费1.07亿元,并将适度放宽自闭症儿童救助年龄、提高救助标准,集中建设一批残疾人康复机构。
省卫计委副主任宋新强也在提案答复中表示,省卫计委将与有关部门共建自闭症儿童信息平台,组建省市两级人口健康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互通,确保自闭症儿童能够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此外,到2020年,实现省、市级至少分别建设1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听完上述,省政协常委高存山一语中的:“自闭症是社会问题,主题责任在政府,政府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其他各相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调度下分工负责,打出组合拳威力!”
回复有了,建议也有了,咱提案单位代表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副主委宋尚桂连说满意,不过“有回复也不算完,更重要的是下一步都要具体落实,让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省政协副主席翟鲁宁强调,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相应规范,加快自闭症儿童信息平台建设;要强化教师队伍,加快康复机构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强化机构监管,建立完善我省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体系;要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为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在此,“山东政协”公众号也呼吁社会各界,给“星星的孩子”多一点关注,多一点爱,让他们也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摄影:李昱)
投稿信箱:sdzxgzh@126.com
本期编辑:上官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