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自闭症兴趣狭隘及行为刻板的因果关系

/ueditor/image/2022/03/24/37305d95a998da3d8a7159498ac205b3.jpg

作者:青岛安安 尤嵩


图片


众所周知,自闭症儿童的两大核心障碍分别是:社交沟通困难,兴趣狭隘及刻板行为。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社交沟通困难尚可无奈接受,因为他们觉得社交沟通困难无法改善,于是不做纠结(其实是可以改善的,在此不做讨论)。然而兴趣狭隘及刻板行为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怪异”表现形式,这种压力往往来自社会环境,来自外界异样的目光。如果一个孩子对看车轮、咬东西、撕纸、在眼前转手、反复开关灯、天天玩太空沙等行为乐此不疲,且重复听家长讲同一个故事还不允许错一个字,必须要走固定的回家路线,家长会认为这些就是自闭症的症状,必须去除掉。

2.png

公共场所的侧目


目前为止,医学界还不能对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的形成机制给出一个生物学的定论。然而,100多年前蒙台梭利女士通过对特殊儿童及普通儿童的亲身观察和深入研究,描述了同样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精神胚胎等教育理念,最终形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这些对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的描述和解释,在近年来国内教育者的研究中心也得到了印证。相关研究揭示了儿童发展的普遍秘密,同时适用于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

/ueditor/image/2022/03/24/fda1951cf9dab8bcbbbcfc0414ebe0bb.png

起初,研究开始于蒙台梭利博士发现一些被禁锢在房间里的特殊儿童用手在地上乱抓乱扒。经过观察和了解,她发现这些特殊儿童在吃饱的情况下,并不是希望寻找和抓取食物,在空有四壁的房间里,儿童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物品,唯有徒手乱抓,锻炼自己的手指,于是蒙台梭利得出结论:儿童重复看似闲来无事的行为是在进行自我锻炼,以满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这里蒙台梭利博士对特殊儿童行为的早期描述,酷似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我国教育者对儿童行为的描述中,甚至可以找出跟自闭症儿童完全相同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



例证一

小朋友AA总喜欢手握一些小的东西,如小珠子、小线头、小纸片等,他会在手里攥一整天。有些自闭症儿童存在相同的爱好,比如上精细课小朋友BB总会拿走课上用来串珠用的小珠子,如果丢了会让爸爸翻箱倒柜地找,否则就会情绪失控。蒙台梭利和中国的教育者认为,这是儿童对细小事物的敏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专注和耐心地观察细微事物。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中,他们发展自己的触觉、视觉、小肌肉、手眼协调能力。


例证二

小朋友CC起床后的固定流程是穿袜子、穿裤子、扎头发,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打乱这个顺序。同样的,自闭症小朋友DD出门的时候必须先穿左脚的袜子和鞋,再穿右脚的袜子和鞋。不仅如此,小朋友们对某些物品的位置及摆放会极其敏感,一旦不在原来的位置或者摆放不整齐,他们会立刻还原。如果孩子被贴上了“自闭症”的标签,这种行为就会被当做“怪异症状”,并且无限放大,贴上问题行为的标签。然而,儿童的这种秩序感来自于他们对有条不紊的自然秩序的敏锐感知。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植物的根茎叶,都是自然秩序井然的安排。儿童在感知和遵循秩序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秩序感,达成心理的和谐,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出秩序、规则、和谐的人际关系。


例证三

小宝宝EE不断地把盒子里的珠子倒在地上,还会把积木柜子丢到后面,这让他满意和喜悦,像是在恶作剧。自闭症宝宝FF也是这样,把教室里成盒的雪花片撒一地,各种玩具的小零件顺着窗户就出去了。自闭症宝宝的这种行为更是大人们不能容忍的,他们在捣乱,制造麻烦,导致危险。然而,在蒙台梭利眼里,这些行为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孩子通过各种抛撒、倒、扔的动作感知自己跟物品、跟空间的关系,在类似的活动中,探索环境,积累经验,自我发展。


例证四

小朋友GG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得异常执拗,比如进电梯的时候必须自己先进去,如果妈妈先进去,就得出来重新进一次,如果不能如愿就会大喊大叫。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小朋友HH上课迟到了,他会哭着把前面的活动流程重新做一遍才能罢休,否则这一上午随时都有可能发脾气。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变通地面对事情的突变,极易在与成人的来回纠缠中陷入情绪的崩溃。所以成人更应该理解和接受儿童这种遵循内心秩序的执拗,帮助他们安抚情绪,避免儿童把精力用于对抗无序的环境。从无规则和秩序,不公平的环境中走出的儿童唯有两个出路,一是形成卑微、讨好、投机、钻营、暴力的品质,二是逃避无法应对的社交环境,躲进自己的世界。

/ueditor/image/2022/03/24/a2dee049c3b78b2015b8745d16793659.png

在蒙台梭利以及中国教育者的描述中,类似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对应着相应的儿童发展敏感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普通儿童可以顺利通过这些阶段,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却始终停滞在敏感期,表现出兴趣狭隘和行为刻板呢?


首先,从自闭症儿童方面来讲,自闭症儿童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是可以慢慢减少甚至消失的,大多数无法改变的顽固行为是由于成人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强化了这些外显行为。这些家长和老师的逻辑是,因为孩子是自闭症,所以他们会有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为了让他们表现得不那么“自闭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消除这些“症状”,然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阻断这些“问题行为”,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减少这些行为,结果却是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反而不断继续这些行为。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各种案例证明,在“乐他乐康”模式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特殊教育理念,自闭症儿童是可以顺利通过各种敏感期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可以减少甚至消失。案例一,入学初期,自闭症宝宝喜欢趴在地上看来回推拉玩具车,看车轮,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认为这是自闭症典型的症状。其实孩子处在视觉的敏感期,寻求视觉的发展,因此针对这个孩子更好的策略应该是给予他充分的视觉刺激,包括室内的教学活动和家长带领的户外活动。后期该学生的这种典型“症状”完全消失。


其次,从普通儿童方面来讲,他们所表现出的敏感期中狭隘的兴趣和刻板行为,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同样会在后期通过补偿的方式满足。中国教育者研究发现,儿童在前期没有出现的敏感期会逐一出现,如果儿童在0-6岁的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们会在6-12岁有机会补偿。普通儿童甚至发展到成人阶段同样会存在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的表现。比如,有人逛超市会不自觉地将手插进大米里,迷恋被大米包裹的感觉;有人跟别人同行时只喜欢站对方的左边……因为没有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他们的行为基本上还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我们要对自闭症人群的“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保持理解和尊重。



面对自闭症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我们可以:

01

打破缺陷论,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虽然是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但有可能也是儿童发展发育的需要,是他们成长过程的表现。家长应当给予他们合理且必要的支持性环境,帮助他们得到发展,从而可以顺利通过儿童的各个发展阶段。例如:处在空间敏感期的孩子喜欢扔东西(没有到这个阶段的孩子,你逼他扔他甚至不愿意扔),可以设计投掷类的活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以合理的方式锻炼。


02

把自闭症儿童当成平等的文化群体,接受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出现较晚和持续时间长的状况,也能接受其长期存在的可能。帮助儿童调控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就像接受有人喜欢咬掉嘴上的死皮,就像接受有人走路时会在意左右脚落在地砖上的位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待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应该坚持ICF国际功能分类的理念,理解和支持自闭症儿童,促进他们发展,帮助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环境。



[ 香港安安总部 山东省残联网站 安安自闭症教育的微博 上海优尼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香港安安国际自闭症教育基金会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 备案序号:鲁ICP备18020221号
投诉及联系电话:0531-88272196